7月2日,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會上提及為提升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綜合價值,市委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范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即成都中心城區不再是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的格局,而是將即將郫都、新都、龍泉驛、雙流、溫江等原屬二圈層的行政區納入中心城區。
對成都的發展來說的確是件大好事,但對原六城區內需要升學的學生和家庭來說無疑于是“晴天霹靂”!中心城區擴大,老城區的同學們即將面臨競爭更加激烈的小升初、初升高競爭態勢。
中心城區擴大,小升初將受哪些影響?
按照以前的規定,成都中心城區小升初的學位確定一直分四個批次進行。
第一批:藝體特長生;
第二批:民辦學校招生;
第三批: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成都市第十一中學校(女子實驗學校)學位確定;
第四批:劃片或劃片隨機派位入學
如果中心城區擴大,除第二批次民辦學校和劃片搖號的升學不受影響外,第一批和第三批學校招生可能受到直接影響
第一批藝體特長生
根據成都市當前的規定,藝體特長生也可以跨區報名。比如我是金牛區的學生,但我想報考錦江區的七中育才或青羊區的石室聯中也是可以的。這就意味著,未來,郫縣、新都、龍泉、雙流和溫江的娃娃如果想報考錦江、青羊的初中藝體特長生,理論上也是可行的。這也表示,未來,藝體特長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第三批小升初招生
第三批小升初招生(大搖號)可能是受影響最大、家長也最關心的。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隨機派位目前均只對具有中心城區戶籍及已在中心城區就讀的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開放報名。唯一針對郊區市縣戶籍及已在成都市郊區(市)縣就讀的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就只有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而且招生名額很少,今年只有90個。
郫縣、新都、龍泉、雙流和溫江成為中心城區,意味著這四個區市縣的學生理論上也可報名四七九三校三區了,而報考樹德外國語校區也不再受90個郊區市縣名額的限制。大搖號“中獎率”越來越低基本已可以視為“鐵板釘釘”的事了。
城區擴大,高中競爭將越演越烈
目前括四七九中等成都最好的高中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其他郊區市縣的學生如果想讀老城區的高中,要么是走外地生這條路,要么就是提前來老城區讀書然后走調招這條線。可大家都知道,外地生這條路超級難走,因為要和全省的娃一起競爭,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調招的難度也比統招要大,調招的分數往往比統招高10分以上不等,比如說,今年川師附中的統招分數預計是612,而調招分為達621。
因此郫縣、新都、龍泉、雙流和溫江成為中心城區后,這五個地方的學生即會變身“本地生”,享受各大高中對“本地生”的招生待遇。也就是說“本地生”人數大量增加,中考的“腥風血雨”即將來臨!
目前成都市教育局還未宣布新的考試招生政策,所以這些新城區屆時是否會劃歸入老城區的招生范疇還未可知。您認為郫縣、新都、龍泉、雙流和溫江會享受老城區同樣的招生政策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丹秋·名師堂學校創建19年來,
匯聚13大學科門派,
1200位專職教師濟濟一堂。
19年來,共有378931名學霸從這里走出,
助力16879名學生踏進初中名校...